關於我們

關於佛教

一、佛陀

佛教,是由兩千五百年前印度小國太子「悉達多」,在三十五歲那年開悟成道後所建立的修行體系。

悉達多成道,後人稱「佛陀」,或者是釋迦族的聖人、也就是「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於修行中的感悟,與世上所有宗教信仰有「根本之不同」的所在,而這根本不同的所在構成了佛法的思想體系。

 

首先,相較於世界上許多的宗教信仰追求的是「不死」,佛陀一開始追求的也是「不死」。然而,透過修行的體悟,他發現若要「不死」唯有「不生」,因為「有生必有死」。

印度文化認為,人以及所有的生命都會不停的輪迴,也就是經歷著由生、死、生、死、生、死的循環,所有生命皆是如此。

上至天上的神明,中間的人類、動物,下至地獄中的生命、鬼類、鬼神等等,全部都有生死的循環。然而,只要沒有辦法擺脫輪迴,我們就會無盡的循環於生、死、生、死之間。

 

所以,相較於追求不死,佛陀是第一位將關注點放在「追求不生」的聖者。

二、佛法

其次,佛法重視的是內心的鍛鍊,重視的是自我的超越;而不是透過外在的神明來協助我們。當然,在階段性上我們會需要外在的人、外在的神來給予我們助力。但是,本質上來說,只有我們自己能夠處理自己內在的問題。

 

佛陀發現人之所以一直經歷著生死循環,是因為我們內在心的本質上,有著最根本的一種「迷惑」。當我們解開了迷惑,我們就能夠超越輪迴。

 

不過,對於這個迷惑為何,佛法在發展出不同的派系中,有著不同的解釋:

概要來說,這個迷惑也就是對自我的迷惑、對生命的迷惑、對世界的迷惑。當我們解開了這個迷惑,而且不單只是觀念上的解開、而是認知上的解開,就能得到解脫。從此之後,佛陀花費了許多的時間,來教育我們如何解開這層迷惑。

 

當然,不同的人接觸佛法,會因為不同的原因,而所關注的修行方式並不相同。

終究來說,佛陀告訴我們,若要解除迷惑,我們先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然而透過修行,我們祈願自己能夠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投胎,處在一個能夠修行的環境中。

三、修行之路

其次,我們每個人重視的迷惑與排序略有不同:

當我們重視的是「個人迷惑的超越」,我們會學習「阿羅漢」的道路;當我們重視的是「所有對眾生、對世界、對生命迷惑的超越」,我們會追求「大乘」的道路;如果我們追求的是更深一層「對整個世界,尤其是內在身心靈的超越」,我們則會選擇「密宗」的道路。

 

佛陀針對弟子提出了循序漸進的修行方法,這些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要認識到我們自己先天所擁有的內在迷惑。而要改善這種內在迷惑,可以從意識層面著手、或者是從潛意識層面下手,這樣的修行多元性,構成了佛教的豐富。

四、信施戒聞思定慧

佛陀在世時,祂給弟子們提出循序漸進練習內容,也就是「信、施、戒、聞、思、定、慧」之七個步驟的修行主題。

信,就是信仰佛、法、僧三寶,三寶能夠協助我們、引導我們超越輪迴,得到解脫。

 

當我們信仰之後,才有辦法實現佛陀所給予我們的基本修行建議,也就是「佈施」跟「持戒」。這兩者不但是讓我們得到幸福生活的基本,也是讓我們能夠培養出更深一層超脫的養分。

在前述基礎之上,進入「聞、思」──也就是針對於佛陀所宣說的教導,去進行吸收以及深入的思考,最後透過於穩「定」的心理禪修,將它轉化為內在體驗的智「慧」。

 

然而,不同的人,他在修行的時候所重視的面向會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在家修行者,可能會將重點放在前四者;而出家修行,則會將重點放在後五者。

正是因為佛法有如此的多元性與差異,構成了豐富的佛教修行系統的佛教歷史。

五、佛滅之後,傳揚天下

佛陀離世之後,佛法內部因為不停地擴張、及影響到更多的人,也隨之產生了更多修行文化的變化:

 

。有一些人更重視「信、施、戒」為首的佛法崇拜、佛教儀式

。有一些人更重視「聞、思」為主的佛教理論學習

。有些人更重視「定、慧」為主的佛教禪修經驗。

 

這一些差異構成了佛陀離世之後豐富的佛教文化。

另一方面,以阿育王為主的佛教護持者們,大量的推廣以「信、施、戒」為核心的佛教文化,不論是硬體的建築,或是軟體的藝術、文學、戲曲。而出家人們則將更多的重心放在對於佛教義理的聞思與深入和分析。

 

公元一世紀左右,佛教歷史上出現了重要的修行者及理論家——龍樹論師。祂重整了佛法的修行核心,將當時過度偏重於「聞」及「思」、以至於極度細緻化的佛教理論體系,將它重新拉回佛陀時代以「信、施、戒、聞、思、定、慧」平衡發展的佛法修行。

 

這一系列經龍樹論師重新整理後,發展出來的佛法,一般被稱為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重視的是多元性、包容性、願力、慈悲、智慧等等精神性的信仰,而並不只關注於特定某一個修行板塊的鑽研。

六、後期大乘:潛意識與意識

隨著大乘佛法持續發展,大乘佛法的禪師們也逐漸建構出了他們特有的修行體系,以及重視意識與潛意識兩相並行的修行方法:

早在原始佛法時代,佛陀雖然提到了意識與潛意識的重要性,然而當時幾乎是極度側重於意識,而未深入討論潛意識的細節。

 

大乘佛法的禪師們,特別是瑜伽行唯識學派的禪師們,將他們對意識與潛意識的修行理解,整理並建構出使大乘佛法更加燦爛的修行系統。

這一系列的修行系統包括各式各樣的法門,諸如拜懺、念佛、密宗的儀式、密宗的儀軌等等,極為繁多,也孕育了後期的密宗信仰。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