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士道閉關系列>
2022年6月的中士道禪修閉關後,詹同學於日常進行「行苦」禪修,就「如果『刻意』就會創造痛苦、那佛法不就是消極的耍廢嗎?你覺得佛法消極嗎?修行根消極的異同是什麼」進行思維:
一般人對於佛法有「消極」的印象,我想是來自於佛法對於情緒也就是煩惱的淡然態度。這是因佛法的修行讓修行者在面對事件產生的情緒,譬如努力很久卻沒有成功升職或是重考又落榜產生極大的失落感,相較一般人能寬坦接受,像是之前討論到的真正的寧靜,但這種寧靜是因看透接受不執著產生,並非刻意逃避或是壓抑產生的,譬如我本來就考不上這種消極態度,加上原始佛法很多關於無常、死亡、離欲的教導以及側重於出家的修行方式,從而讓人感覺到佛教是叫人放棄追求世間的一切,消極過日。
然而接觸過佛法的教導之後會發現完全不是這樣的,佛法是要訓練自心不被迷亂循環控制,透過心的鍛鍊可以幫助你看清事物的本質,自然的鬆動執著,而這個鍛鍊過程雖也是要刻意為之,但其追求的是向內的心的力量,而非向外追求無常的外在環境冀求它恆常不變。
消極是逃避現實,意志消沉,當向外尋求並寄望透過讓無常的外境,變為恆常來消彌內在的不安或是恐懼,這就是逃避現實、是消極,因為外在共構的聚集物就是會一直變化,終歸消散;倘若是向內鍛鍊自心,讓自心有力量看清現實而不再不安,這就是修行。
--
三士道閉關系列,是解脫協會依照噶舉傳承,到了具有噶當傳承背景的祖師岡波巴,所確立的修持路徑:透過修心法門與道次第三士道(下士、中士、上士)的禪修,結合大手印禪修,此為「顯教大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