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上課後,終於較能了解佛教裡說的菩提心,還有釐清一些誤區,像是:勝義菩提心與世俗菩提心區別、自他交換自己不會變衰、勝解作意使用時機、素材是煩惱而非事件…等等。(線上工作坊系列)

<線上工作坊系列

#修心七要工作坊

感謝丁同學的心得分享

 

請於一週內修持至少三次的菩提心禪修,並分享你最難忘的素材來源,以及為什麼會讓你產生負面情緒之原因?最後,請跟我們分享禪修後的想法。

 

答:

經過菩提心禪修,以下三次都很難忘

  • 上班同事的負面情緒:

期待人我之間都應謙和有禮(我執);事實上應看清楚職場上每個人狀態都不同(無常),減少精神內耗(煩惱)。

 

  • 家人病痛的負面情緒:

期待家人可以平和面對病痛及理智溝通(我執);事實上家人的精神狀態情緒我無法控制(無常),我只能支持與祝福家人身心無憂(煩惱轉菩提)。

 

  • 朋友誤會的負面情緒:

期待朋友能理解我在做的事(我執);事實上朋友的經驗和我不同(無常),我只能祝福他體驗到我體驗的並身心愉悅(煩惱轉菩提)。

 

上課後,終於較能了解佛教裡說的菩提心,還有釐清一些誤區,像是:勝義菩提心與世俗菩提心區別、自他交換自己不會變衰、勝解作意使用時機、素材是煩惱而非事件…等等。

 

練習後,發現日常生活中,都是「期待」(我執)與現實相違背後(無常),產生煩惱(精神內耗)。

 

自他交換練習,就像是後退了一步,從第三者視角觀察後再帶入角色,有一種鬆動執著,使得原先的負面情緒,莫名的降低了!像一個透明的結界,將我的心和期待的情緒劃分拉開來;我是我,對方是對方,練習後比較清楚自己接下來該做什麼,不會一直糾結於低頻的情緒中。

 

課後心得與建議

答:講師很厲害,簡單扼要,不浪費時間,重點都有複習到。

--

 

🔖免費活動報名資訊🔖

🛎祈禱工作坊

.上課時間(9/8,晚上9點至10點)

.上課方式:線上 (Google Meet)

.主持人:杜麗珍

.報名連結: https://bit.ly/3qjoxWV

--

 

解脫協會創辦人 羅卓仁謙老師,在推廣佛法都市化時,增設了以基礎研習導向、複習導向的學習制度<線上工作坊>,由經過嚴格閉關訓練的菩薩僧長老帶領,一系列主題式地進行分享。所有的心得都是參與者學習的反饋,期勉彼此在解脫道上,共勉相助。



回列表頁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