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大、小乘關於「轉世」看法差異(修心七要講述稿)

#菩提心禪修次第
#修心七要

#噶舉派是實修為主的傳承

 

在我自己的書裡面,我有引用一段經文在描述不同修行方法的差異,我自己非常喜歡這段經文。這段經文是援引自《大寶積經》的經文,這段經文是佛陀在跟持戒第一的弟子「優波離」之間的對話,佛陀在跟優波離解釋說大小乘修行的差別。

 

佛陀對優波離說:「汝今當知,聲聞、菩薩學清淨戒,所有心、所修行異。」這裡的聲聞就是指小乘,這句的意思是,優波離你要知道,聲聞跟菩薩的弟子們,在學戒律的方式,以及他們所懷有的心理狀態是有差別的。

 

「優波離,有聲聞乘持清淨戒,於菩薩乘名大破戒;有菩薩乘持清淨戒,於聲聞乘名大破戒。」這段是在說明,就是有些戒律,對小乘人來說是好的,但對菩薩來說是大破戒;有些戒律對菩薩來說是好的,對小乘人來說是大破戒。

 

佛陀接著舉了個例子來說,「云何名為聲聞乘人雖持淨戒,於菩薩乘名大破戒?優波離,聲聞乘人乃至不應起於一念更受後身,是名聲聞持清淨戒。」

 

佛陀在這邊說小乘的人,完全不應該出生這種「我想要再轉世」的念頭,這個就是剛剛經典提到的「更受後身」,意思就是再得到一個下輩子的生命這樣子,完全不應該有這樣的念頭。

 

為什麼對於大乘菩薩不算是大破戒?經典上講說「菩薩摩訶薩修行大乘,能於無量阿僧祇劫,堪忍受身不生厭患,是名菩薩持清淨戒,於聲聞乘名大破戒。」

 

菩薩摩訶薩的修行技巧就是,轉世、轉世、再轉世,沒有在怕的。所以大乘菩薩能夠忍受這件事情,但是對聲聞乘來說這個是破戒的。

 

所以在轉世這件事情上,大、小乘明顯就有差異。

 

--

禪修就是「心的重訓」譬如讓心長出強健的肌肉,可以應對生活中的負重與壓力,讓生命活得更自在健康且富有彈性。

 

「修心七要」是一套培養菩提心的禪修技巧,由切卡瓦論師所創,此禪修法門最大的特色,是它非常簡單、非常適合如現代一般的五濁惡世,能夠把五濁一切障礙都轉化為菩提心。

 

我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先加入羅卓仁謙的LINE@https://reurl.cc/D3Xk3Q,及「禪師不打坐」的LINE@:https://reurl.cc/OMvGmr 

 

#修心七要系列



回列表頁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