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時間:2017年10月5日(四)19:30~22:00
活動地點:三創生活館五樓
主辦單位:解脫協會、普賢法譯小組、蓮花樂生佛學會
與談人:羅卓仁謙與堪布巴桑仁波切
《當鐵鳥升空》的首映在藏曆八月十五日舉行,現場近百人齊聚一堂,觀看這部描述藏傳佛教在西方傳播的紀錄片,一起思考藏傳佛教如何在台灣扎根。
問:當教法與台灣傳統相遇後,對實修的渴望源自何處?
羅卓仁謙:這場活動是由解脫協會與蓮花樂生佛學會、普賢法譯小組合辦,希望可以在台灣與更多藏傳佛教的不同教派中心對談,讓大家都為藏傳佛教的台灣在地化,付出一份心力,做一點事情。影片有一個部分讓我印象很深刻,西方人在電影中,表現出他們對於解脫那種發自內心的強烈渴望,就像李察吉爾說:「在他們那個時代的人都想要離開痛苦。」這種發自內心想得到解脫、離開痛苦的渴望,與當初本師釋迦牟尼佛出家的動機,其實是一樣的。雖然佛教在華人地區很興盛,大家也認為實修很重要,但是真的談到基本的實修與禪修時,好像大家並沒有有那麼強烈的意願與動機,在此想請問堪仁波切認為這樣的動機應該是源於哪裡呢?
堪布仁波切:這部影片非常棒,裡面談到很多關於解脫的訊息,無論是對西方人或是台灣人來說,都非常有前瞻性。回到上述的問題,對佛法來說,東、西方的確有些不一樣,例如藏傳佛教傳到西方時,他們是透過聞思修來修學,運用所謂比較純粹的方式,因此他們所獲得的結果也比較純粹、健康、合宜;在亞洲,很多狀況就會與在地文化有關,如宗薩欽哲仁波切所說:「教法與文化混雜了。」所謂台灣的傳統,通常會有很多儀式、法會、修法,但是並沒有真正讓佛法進入到我們的心,我想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亞洲有許多人透過灌頂、修法、儀式來學習藏傳佛教,所以學習的基礎就是由此開始,但這其實是很難理解的。所以短期來說,我們獲得了利益,可是由於不懂,所以等到生活中出現問題,就開始放棄;也就是說,如果生活非常順利,我們會說自己是佛教徒,但是當生活不順利,佛法也跟著放假去了。所以我們對於佛法的態度,其實會造成無法真正讓佛法入心的根本原因,因為我們的目標只是為了此生,而不是為了解脫、不是為了轉念、不是為了修持我們的自心,所以為了這樣暫時的理由而接觸佛法,就沒有辦法長遠,也不夠健康。
問:從「認識人生是苦」到「真正發心禪修」之間的關鍵連結是什麼?
羅卓仁謙:堪布仁波切提到的狀況,其實我們都可以注意到。華人在這方面可以說是傳統使然,也可以說是有一種侍奉道場的美德,這相對於西方來說,是比較少見的。也許可以說,有許多華人並沒有追求解脫的強烈決心。在台灣,傳統宗教淨土宗非常興盛,其強調此生很苦,所以要前往彌陀世界。然而從認識到人生是痛苦,到能夠發自內心,然後坐在禪墊上,開始禪修,這些事情之間的關鍵連接是什麼?有時候我們會給自己的怠惰找藉口,到底要怎麼樣扭轉?堪布仁波切覺得我們缺少的是什麼呢?
堪布仁波切:這和文化中的迷信或盲信是有關係的,因為我們想要看到外相、想要看到有這些法會進行,然後就會覺得自己的問題沒事了。可是當我們去相信這些外相,反而會阻擋我們去尋找內在。當然,我們去侍奉、幫助寺廟是很好的,可是真正的重點是要讓我們治療自己,而這其實是要透過真正的內在尋求,去面對自己的情緒與習氣,因此必須透過禪修。
佛曾經說過,沒有人能代替你來清淨自己的業障;內在的遮障,唯有透過自己禪修來面對。怎麼面對呢?就是要去了解自己、跟自己對話、跟自己討論。就像影片中提到,我們有神經可塑性,也就是說,當我們用積極正向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狀態,正向積極的細胞也會增長;反之,負面的細胞也會增長。
在台灣,很多藏傳佛教的上師其實也想教各位禪修,並不是只想要教各位透過暫時的法會,可是因為有很多參與者希望能得到更多灌頂、更多修法,所以這些上師就只好透過灌頂、透過修法來慢慢引導。不過這幾年,已經可以看到台灣成長非常多。灌頂當然很重要,但是我們的基礎還是在於對佛法有沒有很純粹的了解,能不能透過聞思修,達到比較深入的禪定,了解佛法的精髓。我們在電影中看到,他們只談四聖諦、解脫、輪迴等等,我們覺得這些好像都很基本,好像應該要超越這些,然後尋求更深、更多。其實如果能理解這些純粹的佛法精髓,並連接到我們的內心話,就可以察覺到自己的修持與佛法之間,有沒有需要跨越的鴻溝。當我們察覺之後,就有辦法找到解決的辦法,然後清除這些障礙,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