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不動如來實修營:何謂四無量心

活動時間:2017年11月10日(五)14:00~18:00
活動地點:待室
參與人數:29人
主辦單位:解脫協會
主辦人:羅卓仁謙

 

發菩提心

「發」是指剛開始計畫;「菩提心」是覺悟。「發菩提心」即為開始計畫要覺悟。發菩提心與菩薩戒的區別為:發菩提心是個人的,受菩薩戒則是實踐承諾;菩提心只是想成佛,菩薩戒則是認真開始做、開始進行的提醒。

實修營的意義

「實修」是以戒定慧為根本,小乘、大乘、密乘都有不同的戒、定、慧。這個實修營強調的是以大乘的戒律為基礎,發展密法的禪修與智慧。所有修持觀想背後的意涵,都會完整介紹。

「加行」是預備的意思。由於實修往往需要一些條件,這些條件有些可遇不可求──適合的時間、適合的法教,皆需要條件,其與福報有關──加行可以減少修持者的障礙,促成正行。

密法灌頂必須受菩薩戒,本儀軌是依據阿底峽尊者的編軌直接使用。本日的灌頂包含:宣讀誓言(複誦菩薩戒)、水灌(象徵可以承受法教)、寶瓶罐(化身象徵佛)、八吉祥(好的緣起)、護輪(好的緣起)。

何謂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被認為是菩提心的前行。本日所發的其實是「相似菩提心」。四無量心可以幫助相似菩提心增長,相似菩提心又可以輔助四無量心。

關於「無量」的意涵,原始佛教認為,要有禪定才能發起無量的心力;而大乘佛教則認為,無量是所緣無量,也就是眾生無量,要發大菩提心行菩薩道才行。

勝解作意與真實作意

建構性禪修,也就是勝解作意、假想觀,被分類在止的禪修。其以一種新的心態意象去取代另一個心態意象,以新代舊,壓制了舊的心態意象,但這種作法無法瓦解執著。

瓦解性禪修,也就是真實作意、真空觀,被分類在觀的禪修。其可以瓦解我執,這種作法沒有以新代舊,不會產生任何的心態意象。

原始佛教是以真實作意為主,勝解作意為輔,著重在自我解脫;大乘佛教則是並行的,因為著重於利他。四無量心都是假想觀,在佛陀的時代,很多四無量心的禪修是外道做的,雖然無法得到解脫,但可以讓自己變好。

 

 



回列表頁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