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金剛經六諭

 

《金剛經》六喻中,如夢、如幻、如影三個譬喻是一組的,它們在描述上的特性,是從同一個角度切入的:我們的經驗,受到某種東西的影響而產生問題。

不論是做夢、看到幻相還是看到光影,這些經驗都是因為某個原因(睡眠、錯覺、光的遮蔽)而產生的,而這個原因在這裡要對應的是「無明」,也就是誤解。

我們活在一個誤解、錯謬的世間中,這一切的源頭都是誤解、也就是無明,對一個已經跳脫這個世界的人來看,這個世界就是如夢、如幻、如影的。

這是對這一組整體的解釋,但這三者又各自有它的特色。

 

如夢:好比我們睡覺時做夢,看到自己心愛的家人死掉了,哭得唏哩花啦,醒過來後發現這個家人沒有死掉、自然也就不難過了。

同樣的,我們活在一個源自誤解的世界中,以為有一個「永遠不會變化(常)」的完美、快樂(樂)在等著我們,因為得不到這個完美而難過,或自以為接近了他而開心,但實際上,根本沒有一個永不變化的完美存在,開心與痛苦又何必呢?

在這個譬喻中,除了它以睡眠形容「誤解」,以夢形容「誤解產生的世界」外,最大的特色,是我們在夢中,不論是愛的家人、或是難過的情緒,兩者對於醒覺的人來看,都是假的。

同樣的,對於跳脫誤解世界的人來說,我們所追求的、經驗的,以及我們的那些快樂、痛苦,都是假的。

如夢,譬喻的是境與心,兩者皆假。


「如幻」,是一個很多人容易搞混的譬喻,「幻」這個詞在經論上的描述中,往往會牽涉到「幻師」,用現代話來看,就是魔術師。

當魔術師變出一個魔術的時候,我們看到不可思議的「假象」,但其實那並不是真的。同樣的,我們也不過是看到無明(魔術師)變出的假象,那些假象也都不是真實的。

與第一喻—如夢喻強調境、心兩者皆假相比,如幻喻要強調的,比較不是心的假(夢中的經驗對醒的人來說是假的,但看到魔術的經驗對任何人來說,都不能說是假的、只能說是錯的。),而是重視在幻相本身的不可靠:

好比魔術師的手法,我們只要走到另一個位置看、或是靠近一點,就會發現到裡面的瑕疵,同樣的,我們只要細看,就能看出無明創造出這個幻象的不可靠。

所以《大智度論》說:「復次,是幻譬喻,示眾生一切有為法空、不堅固。如說一切諸行如幻,欺誑小兒,屬因緣、不自、不久住,是故,說諸菩薩知諸法如幻。 」

如夢喻、如幻喻和如影喻,都是在解釋我們的錯誤經驗,其源頭即是無明;只是前者更強調的,是「看」與「看到的」這一組境和心,都是假的,第二者則更強調,「看到的」本身有多不牢靠,只要分析一下,就會發現破綻。
「如影」指的就是影子:影子是因為物體遮擋著光,才出現的形象;但它摸不著、嗅不到、抓不到。

 

同樣的,一切事物本質上也都是如此,雖然看起來存在,實則不然,只是假象而已。

這與前面說到的「如夢」、「如幻」兩喻相似,這些假象都是源自一個起因:無明,這個無明依序以如夢喻時的睡眠、如幻喻的幻師。

 

而此喻特別想強調的例子有兩個:

1.影子來自物體的光的阻擋,同樣的,我們看到的假象源自煩惱阻擋了智慧之光。

2.影子如影隨形,跟著物體走;同樣的,我們的業力如影隨形,跟著我們走。

在這一組三個的譬喻中,第一個「如夢喻」強調的是「看」與「看到的」這一組境和心,都是假的;第二者「如幻喻」則強調「看到的」本身有多不牢靠,只要分析一下,就會發現破綻。

第三個「如影喻」則是強調業力、煩惱與無明的關係:物體作為煩惱、擋住了智慧之光是為無明,投射出如影隨形的影子-業力及其結果。

但,這些都是假的。


第二組譬喻,是如泡、如露、如電,與第一組譬喻相比,這一組譬喻有兩大共通的特色。

首先,第一組譬喻主要在形容「假相」:因為無明而構成的假象,但這是蠻理論上的討論,因為身在假象中、也就是身在夢中、幻中或看到影子的我們,很難理解到它的「假」。

第二組譬喻主要在形容「無常」:這就好說了,因為無常是比較容易觀察得到的,透過觀察無常,將那份觀察推廣到針對一切事物,那就能「由粗到細」認識到無常。

基於這個原因,所以第一組譬喻往往比較常出現在大乘的經典中,而第二組譬喻則是早在阿含經時代就常被舉來使用,比如:「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 是身如泡,不得久立......」

水泡、露水與閃電三者共同享有的特性,就是「來得快、去得快」,這就是無常:佛法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但是有些事物的無常太細微,我們不容易觀察到。比如說一個國家,從出生到衰亡,每天每天都會有很多的變化:政治上的、經濟上的、群眾中的,但因為一個國家的國乍往往較長,所以我們較不容易觀察到、意識到每一個變化,都在影響著整個國家。

有些事物則是比較容易觀察到無常的,比如水泡、露水、閃電,它們的出現與消逝,快到我們來不及反應,所以經典上會以這種現實,來告訴我們(以小喻大):一切現象,都是如此。

這一組都在強調無常的譬喻中,三者也都有各自的特色:如水泡強調無常源自因緣、如露水強調事物的脆弱,如閃電則強調事物消逝之快,難以企及。

也可以說,這三者是在強調有為法的三個特性:生(泡)、暫(露)、滅(電)。
如昨天所說,金剛經六喻中的第二組譬喻,主要是在介紹事物無常的特性。

 

第二組譬喻中,第一個是「如泡」、也就是「如水泡」,水泡除了是無常之外,最大的特性,是在描述事物「出生」的時候,快得讓我們措手不及。

但我們一定會想:沒有啊!很多事情的出生,都要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啊?孩子要懷胎十月,我最近訂了一尊佛像,也要等上三個月,而一件好的衣服,訂製也要花一個月的時間......

怎麼能說,事物出生的很快呢?

這是一個「宏觀」與「微觀」、「粗糙」與「細緻」的問題:如果將一尊佛像製成的過程,只單純的分成「還沒造好」跟「造好了」,那自然會覺得過程很久、很慢。同樣的,如果把整個製作過程,看成一個單位,那也真的會覺得很慢。

但如果我們把時間點切細、進入微觀:我們會發現,那塊木頭從被裁下來、到被製成佛像為止,每一剎那、每一秒,都在變化:被雕製、被摩擦、被上色etc.,每一秒都在變化,都再重新「生」重新「滅」:每一秒,舊的樣子滅了、新的樣子生了。

這就是佛法所說的「無常」,但由於我們的觀察能力太粗糙,沒辦法注意到它微觀上每一秒的變化,這導致兩個結果:我們不知道它每秒都在變化,這種看錯「現實」、將有的看成沒有,稱之為「斷邊」。而我們進而認為,木頭每一秒都維持一樣的樣子,(但明明就不是),把沒有的看成有,稱之為「常邊」。

 

誤會了事物,讓我們掉入了兩邊:而佛法強調的,就是擺脫這兩邊的「中間」:這種中間不是來自平衡,而是來自體悟。

記得小時候我很愛喝珍珠奶茶,老是吵著大人我要喝珍奶。我有一個表姐有一次跟我開了個玩笑:她拿一個杯子,放到水龍頭下面,把水龍頭扭開。水嘩啦啦地流出來之後,自然在杯子上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水泡:「你看!這就是珍珠奶茶!」

我大喜莫名,馬上把杯子拿過來,想當然爾,沒有水強力的衝擊,水泡就不見了。

「如泡」就是在形容,我們看到的一切事物,不過是各種條件聚會、作用的結果而已。就像強水沖擊會製造出水泡,拿掉這個誘因後,水泡就會不見一般。所有的事物,也是源自因緣的作用,沒有因緣,那事物將不復存在。

所以說,「如泡」要強調無常的一切,其「出生」的時候,都是源自因緣和合。
金剛經六喻中的第二組譬喻,主要是在介紹事物無常的特性,這一組譬喻中有三個譬喻,分別用來形容事物的「生」、「住」、「滅」,而其中的第二個譬喻「如露喻」,則是重視在事物「短暫」的特性上。

古人說:「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露水存在有多短暫,是每個人都可以注意到的。

 

某種程度上,我們都知道很多東西有多脆弱:感情、地位、工作、身體健康,當意外到來時,往往會讓我們措手不及。

因此,現代社會努力地創造各種「解決方案」,來保護我們自己的這一切,不要讓它「意外」。我們想要鞏固既有的一切,捨不得它消逝、離開,這份「不捨」,即是佛法所說的「愛」。

然而,佛法給予我們另外一種建議:接受現實,接受一切事物都是短暫的現實。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對無常,有或多或少的認識:我們想要把自己喜愛的東西留久一點,而討厭的東西、糟糕的現實,我們往往會自我提醒:「這很就會過去的」。(反過來操作的,可能就比較有憂鬱傾向了)

 

佛法談的,就是Let it be:任無常者無常,不論是我們愛的、還是恨的,都得接受現實。

這種接受,不是無奈、理論性、理性地接受,是從禪修開始的穩定體會。
金剛經六喻中,第二組譬喻的第三個、也就是最後一個譬喻是「如電喻」,這個譬喻強調的是事物消滅之快,往往讓我們措手不及。

閃電來的時候很快、很有力、很強大,但它消逝的速度之快,我們往往來不及反應:同樣的事物、感情、人生的消逝,往往也是快到我們措手不及,「一轉眼即百年身」。

 

另外一個特性,是在於閃電在它快速出現的當下、就註定它會快速消逝,這個在佛法中稱為「生際必滅」:一但出現、就一定會消失,只有從未生的、才能從不滅,這在阿含經中專指涅槃—「不生不滅」。

我們也必須理解、我們擁有的一切終究會消失,想要一個美好的東西出現卻不消失,就像是「想要馬兒跑、又想要馬兒不吃草。」一樣。

以上的金剛經六喻,雖然看起來都是一樣的東西,但經過我這幾篇文章的分享,大家應該不難發現、它們實際上是在強調人生無常的不同面向:佛法是一種教育、而佛就是我們的老師,他是一位用盡一切努力,善用譬喻、舉例、不厭其煩地再再向我們彰顯真相的老師,作為一個佛弟子,至少對這些內容有些了解,或許這才是報答老師最好的供養。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