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啟蒙百寓》佛教的兒童讀物

 
我先說,近30年來、部分華語佛教傳播者,鼓吹學佛必先學《弟子規》、四書五經啦以為根本,認為儒家佛家一體、儒家是佛教理論基礎的,都毫無根據。
我自己四歲開始就接受四書五經教育、六歲的時候能背整本的《大學》、《中庸》和半本《論語》,談論這個問題應該有一定的觀察基礎。
我認為,台灣佛教現在的嚴重問題之一在於基礎教育的不足,一系傳播者的解決方式是自己編教材,諸如聖嚴法師的學佛入門等、都是不錯的方向。
另一系的解決方式則是去「循古」,問題是他們循的古不太對勁、也就是不夠古,循到得大概是明清的士大夫佛教,裡面已經裝了一堆儒家思想的底蘊,然後被這些傳播者抱做寶貝。
諸如《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皆是此類,其中最奇葩的就是《弟子規》。
姑且不論儒家思想本身的優劣,我想說的是,儒家思想跟佛教思想「是背離的」、類似基督宗教的一神論跟佛教的無神論是背離的一樣。


儒家思想有強烈的服從與僵化性格、相對的佛法非常講究辯思與活潑,儒家追求一個穩定靜態的社會、佛教肯定萬事萬物遷變流動。
最重要的是,佛教非常非常有幽默感、儒家則完全不是這樣。
至於《弟子規》這種糟粕就不用講了,那是一個連在儒家體制中都成不了大儒的魯蛇秀才寫的欸,裡面各種侵蝕人類活潑、思辨的可怕東西。


其實我可以理解、佛教傳播者在面臨到缺乏基礎教材時的不安感,也認同循古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但你可以認真循嗎?循遠循久一點?比如說循到佛陀時代或印度時代?
因此,我今年推出善書系列、循超古,就是佛陀時代的那種古,來談佛法的基礎知識:
如果你讀了《了凡四訓》、更該讀《茉莉家書》,他的主角是茉莉夫人、佛陀的第一在家女弟子,這才是談正確的因果觀念與幸福方法。

 

如果你讀了《文昌帝君陰騭文》、更該讀《太子救世文》,他的主角是佛陀第一贊助者頻婆娑羅王,這才是天人因果的正確論述。
讀了《玉曆寶鈔》、更該讀《冥界百解》,他的主角是《雜阿含經》的生聞婆羅門、這才是佛法觀念的冥界接觸方式。
現在,認真建議不要讓你的孩子讀或學《弟子規》,該給他讀我們出版的《啟蒙百寓》。


《啟蒙百寓》的原型是《百喻經》,記載後佛陀時代流行的一百個譬喻故事,每個故事的都在講一件愚人幹的蠢事,用來譬喻我們生活中的各種母湯、往往讓人捧腹大笑但又寓意深遠。
相較於上面說《弟子規》是魯蛇秀才的敗作、《百喻經》則是胡適跟魯迅這種帶有強烈批判性的學者,所少數讚揚甚至助印的佛經喔。
我們這次的《啟蒙百寓》針對《百喻經》進行三個調整:

 

一、一百個故事重新編排順序:現代學者指出,這一百個故事對應的是八正道、所以這次我按照八正道的排序重整了其順序。
二、我們將這一百個故事本身白話翻譯、並為每個故事都配上兩段、各四句、每句三字的寓意對照,直接對幹《弟子規》。
三、最重要的是,《百喻經》這麼有趣、但之所以很少被選為基礎教育讀物的原因,是因為經中寓言所指出的「意」往往太佛、不夠貼近生活。


這次,我將裡面的「意」保留佛學關注的同時、擷取出更貼近生活的面向。
總之,我私心寄望這本書未來可以成為台灣佛教基礎讀物、特別是佛化兒童教育的重要讀物。
循古要循的夠古,更重要的是佛弟子該有點幽默感、而不是活成死氣沈沈的樣子。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