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起源》閱後反思

 

前言

很久沒有讀小說了,不過一稍微忙完就馬上偷空來花一個晚上的時間把《起源》讀完。

一直很喜歡丹布朗敘事的方式與厚實的學養,大膽的假設與遊走在危險邊緣的論證,甚至在最後要揭曉結論時,心跳還意外地加快了一下,哈。

《起源》一書圍繞著西方哲學、或甚至說其「宗教」最重視的兩個問題: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將要去哪裡?將科學論證的達爾文進化論體系與西方宗教學中的創世說放在兩的對立面,以細緻的手法鋪陳和比較兩邊的主張,在現有的科學基礎上大膽預測,是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籍。

 

如果你像我一樣作為一個佛法研究者、特別是站在原始佛法的立場的話,這本書或許不能給你造成什麼共鳴,主要有兩個原因如下:

一、世界觀的差異:線型與循環

本書中一再提到「第一因」、「T(大爆炸最初始狀況)=0 or >0」的相關辯證,甚至以引證某位物理學教授(書中角色)的方式露骨地說:

「在我的教室裡,T>0,如果想問在哪裡T=0,請洽宗教系。」

尋找出第一因,似乎可說是西方哲學的共通思想基礎:只不過宗教學者們將其歸為上帝,而科學者們仍在透過驗證尋找答案。

關鍵的原因,在於西方世界觀的根本:世界、時間、人生的一切,都是線性的:有一個開始、終究有一個結束。對前者提出「從哪裡來?」的問題,對後者提出「將要去哪裡?」的疑問。

在這一點上,佛弟子其實沒有太多的想法與問題、基本上也沒有太多的掙扎,佛法告訴我們,輪迴是不停、不停在輪轉的:存在讓我們想要透過建立秩序(遍計我執,而對建立秩序的執著其實也是此書中一再提到的)來維護自己的生存(我執),而這樣的渴望讓我們付諸行動、進而一再轉世。

換句話說,佛法、甚至可以說印度哲學的世界觀中,輪迴是循環式的,自然也就沒有初始與終點,更沒有「從哪裡來」和「到哪裡去」的問題可言。

 

二、我的價值是什麼?
這本書讓我想到另一本前陣子讀過的好書:《人類大歷史》,裡面都不約而同地談到宗教對人的影響,此書用更直白地方式描述宗教的起源。相對於大家熟悉的:「太初之始,神創造了人。」而本書則反諷到:「太初之始,人創造了宗教。」

更進一步地,在《人類大歷史》一書中,強調一神宗教的主要表現:透過單一神祇的信仰與崇拜,強調「人」的價值所在,主張人優於其他物種、作為世界主宰之因;因為人類是神特別祝福的、創造的或任何的主張,不過是要為人賦予某種更高的價值罷了。

不過,佛法基本上沒有這樣的主張與想法:相對於前者的「循環世界觀」,是印度哲學的共通價值,佛法(或更應該說,沙門主義者)在此議題則與印度教分道揚鑣;《博伽梵歌》所代表的古典婆羅門教思想中,開張名義地說:「皈依黑天(梵我合一),是人生最究竟的完美。」

 

而佛法則壓根不這麼認為:由於原始佛法的根本論調,是輪迴的一切皆有漏、皆不完美,是源自煩惱、業力等錯誤的誘因,因此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把這個從頭到尾都是錯誤的一場鬧劇給終結掉。

但這目的不是一種「價值」,不是因為「終結了之後要有什麼遠大的目標」,只是單純覺得這個很煩、很厭,所以想要快點停下來。舉個更淺白的例子來說:晚上喝太多之後幹了堆傻事(像醉後大丈夫那樣),第二天我們唯一想的就是快點把傻事給處理掉,並沒有想要在這個傻事裡面找到什麼「意義」、「價值」。

從這一點上,佛法如果會與西方宗教產生對立與矛盾,將會是像達爾文進化論等科學對西方宗教造成的衝擊一般:抹滅人的優越性與獨特性(BTW,無法接受人類是猴子演化而來的西方宗教基本教義派,要怎麼面對佛法認為每個人過去都曾經在地獄、餓鬼、跟畜生道待過?應該會是個有趣的問題。),進而讓人類的生命毫無天賦優越的「價值」與「意義」可言。

 

不錯,原始佛法所追求的,就是終極解脫、也就是不再轉世,不再有生命(因為只要有生命就有問題),但解脫後面有什麼?剩什麼?在原始佛法中是不討論的。

《雜阿含經》中記載,對於比丘們思考「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有無、如來死後非有非無。」的問題,佛的反應是:「汝等莫作如是論議。所以者何?如此論者,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

講白就是:「討論這沒用的東西幹嘛?」

那什麼才是有用的呢?

「汝等比丘應如是論議:『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

討論如何讓輪迴終結(四聖諦),僅此而已。

 

三、虛無主義的挑戰

我的第一本佛法相關書籍—《辯經.辨人生》,就是依循著原始佛法的立場來介紹四聖諦,刻意在最後一章的終結處寫下了這樣的結尾:

「解脫之後還有什麼?什麼都沒有了。」

很多人讀了之後都來問我:「就真的沒了嗎?」

 

不錯,兩千多年前正是大量地這類問題,孕育了大乘佛法。

《起源》一書中引用了尼采的「上帝已死」名言,強調進化論等科學的影響,造成虛無主義的昌盛與根本性的問題:「沒有了上帝,那普世道德何在?」無獨有偶,佛法發展史上的一股重要力量也有類似這樣的主張,但是是從一個截然不同的角度切入。

「如果解脫後一切空無,那人生的意義何在?」

 

當然,這兩種理論的背景考量不相同、我的西方哲學底蘊也跟我的文憑一樣廢,但關鍵要點出的是:當人生沒有所謂的「價值」、當人們發現一切都沒有「客觀上的意義」,此時所會產生的影響是什麼?

就像我上面提到的,許多人無法接受:解脫之後什麼都沒有!?應該還要有something啊…..

深信解脫不是終點的這些人,如前所說就是大乘佛法的開端:相對於原始佛法強調終結有漏輪迴的基本論調,大乘佛法更重視的是追求意義,在這邊的專有名詞叫做「成就無漏」或更簡單來說:成佛。

 

當然,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有些人覺得虛無挺好的,有些人覺得一定要尋找到一個意義或價值,這就構成了佛法大小乘的根本對立,但某一方面來說,這樣的對立從來都不被認為需要抹滅:因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在這方面大乘佛法的態度非常之寬容,從不認為有人「一定要」、「必須得」信仰某種價值觀,比如《般若經》的重要注解《現觀莊嚴論》的禮讚偈中說到:

「求寂聲聞由遍智,引導令趣最寂滅,諸樂饒益眾生者,道智令成世間利,諸佛由具種相智,宣此種種眾相法,具為聲聞菩薩佛,四聖眾母我敬禮。」(法尊法師譯本)

簡單來說:每個佛弟子都有自己的選擇:解脫、成佛,或是任何的選擇。而智慧(般若波羅蜜多)是不可或缺的,他是任何想要達成自己目的者的唯一解答。

 

繼我的第一本書專注於原始佛法的探討後,目前策劃的《辯經》系列第二本書將走向原始佛法、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分歧的那個年代。

應該說,與原始佛法相比:大乘佛法在這種問題上,能夠有更多的對話空間與思考辯證。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