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身心工作者,漸漸在提倡在一種「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論述。
-
他們會指出,我們日常生活面對問題時,往往就是糾結在「事件」、「客觀」、「行為」、「情緒」或「意識下游」的這個層面,來進行分析、評判、解決、處理。
這是在「被觀察」的層面上打轉,卻不曾回過頭去看看「觀察者」
何謂觀察者?觀察者如「定義」者:我們是先「定義」這叫失敗、然後才會去想要解決失敗,或是從過去找答案、或是從未來找答案。
舉個好理解的例子:當我們被誤會、當我們感到失落,這是一個「事件」,我們可能會想要趨吉避凶、下次不要這樣......
這就是在「被觀察者」的層面上打轉。事實上,更根本的方式或許是:
為什麼「誤會」就是凶?
為什麼「失落」就是凶?
甚至更根本的,為什麼那樣的事件叫「失落」、這樣的事件叫「誤會」?
因此,當我們放下二元與定義的衝動,才能回到觀察、覺性本身。
-
以上是我所理解中、他們大致的論述。
雖然他們大多不太願意承認、但這樣的論述調性90%是受到佛學影響的,具體來說是佛學裡面的唯識學派。
我不在理論的層面側重更多、我想關注的是另一個問題:
Sounds cool,那請問你如何讓自己不要衝動地掉入「被觀察者」循環呢?
如果上面這整攤「理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法真的發生作用、檢視與校正,不就是一種空談嗎?
佛法、特別是禪宗認為,我們的心本質上帶有覺性,它沒有二元、沒有對立。
然而,心受到影響、習慣的層面,會有一種「衝動」,讓心本身不處在這個「無二元」的狀態,會傾向於「取捨」,開始了二元。此後,才有定義、評判、分類的「意識」作用,以及各類情緒的「心所」作用。
這種「衝動」,佛學術語稱為「作意(Manasikara)」,是一種凡俗生物的本能衝動。
佛教歷史上,針對「作意」的相關介紹與處理方式,最為知名的即是藏傳佛教噶舉派的祖師Maitripada。
他的二十餘本著作大多圍繞「不作意」這一議題,其弟子「俱生金剛」則強調、這種不作意的思想與中觀應成派的觀點非常密切。
總之、佛法不但具體指出這個從「觀察者」拉向「被觀察者」時,是誰在起這個拉扯的作用(作意),還有具體的鍛鍊方式、讓我們能夠覺察到「作意」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還有「檢驗」方式,來驗證行人有多熟練於面對作意(一般稱之為:第一剎那解脫、第二剎那解脫等等,這裡的解脫指的是日常生活中不被這個循環拉跑,越早不被拉跑、代表練習越有效。)
這系列的知識,目前在解脫Mokshah連載的禪修課程金剛句講述稿 可見。
不過,這種「練習」、也就是練習自己意識到「作意」的存在,除了理論之外,最重要的是付諸練習。
這種練習必須透過「日常的練習」與定期的「強度練習」,就像是一個健康的身體,需要日常的輕度運動(多走路之類的)與的強度練習(重訓等等)。
同樣的,我們提供的日常訓練是3%的歇在禪修練習、重訓則是「一日禪」,一日禪由四座的一座禪構成。
一日禪目前每月一次、9月開始會於桃園、台中、高雄三地同步啟動每月這一次的現場共修。
「一日禪」是噶舉派禪修系統的整合,帶有「大手印」禪修的特色,一般認為只要掌握這三大因緣、那麼不論做任何禪修,都能進步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