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養人:黃玲娟
俗世生活有害於持戒、故利益眾生者皆捨俗出家。
佛陀未成道前,曾投生在一戶高貴富裕的剎帝利家中:
他出身高貴,品行優良,樂於行善,常常將自身所掌握的財物供養婆羅門、分享給親友或佈施給窮人。
他的善行不僅讓世人敬佩,連國王也十分讚許他。
他成長過程中,學習各種世間學問,精通各項技藝;相貌不凡並堅持善法,故受到大眾的愛戴。
讚曰:
不親親親友,不疏離外人,
平等辨功過,故受人敬讚。
菩薩累世以來都習慣於出家生活,所以並不貪戀居家的美好;他在雙親過世後悲痛欲絕,便把家中所有的財產,悉數佈施給親屬、修行者、窮人等等,之後便出家為僧。
他出家後行腳四方,走過許多城鎮,最後定居於城市附近的森林中。
菩薩習慣禪修,不虛偽、不驕躁、不希不懼,溫和莊嚴,對每個萍水相逢的人都善言相勸,希望他們都能持守戒律,過著清淨的生活,聽聞者也因此對他恭敬不已。
讚曰:
猶如明月光,照亮勝殊地,
相貌出眾人,功德更勝殊。
但有一次,他父親生前的朋友來到他的面前,用溫和的言語想勸說他返家:
「世人都會認為這個年齡的人應該要成家立業,出家乃是不務正業!
「不論是居家或是出家、都能修行,你又何必離開親友、孤身住在靜僻之處,乞討時還要看人臉色、面對冷嘲熱諷,過著破敗不堪的窮人生活?
「你看看你自己!現在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敵人也會為你感到悲慘!豈不可悲?願你回家接家業,聽我的勸告:好好持家、就能滿足道德、心願和世人的評價!
「居家快樂之人一來可以利他,若是家財富裕、又何來不得幸福?」
但菩薩習於在僻靜處修行,深知居家不如在林中苦修,更如「飽足之人不樂飲食」一般、對世間的欲樂毫無興趣,所以委婉地回應了他父親的好友:
「卿雖仁慈言,言語無大過,
然居家似囚,其中有何樂?
不論富或貧,居家如得疾,
前則守財惑,後為尋財苦。
不管富或窮,無快樂可言,
喜居家者惑,實為惡果報。
「居家修行非常困難,居家本身就會阻礙、破壞修行,使修行變得非常困難。
「您看看!居家之人極難不說謊、必須報復他人的傷害,若貪戀居家生活者要修行,必會兩者無法兼顧;正法之道本來『寂靜』、但居家則需『用力』,兩者本質上是矛盾的。
「修行即是放下迷戀享受,追求利樂者則無法修行、名聲衰退、痛苦墮落,所以智者不會追求違背正法卻能創造快樂的生活。
「另外,我不認為居家能夠創造幸福:聚財而守財之苦、是受束縛受殺害的基礎,就算身為人王、也會因為如雨水無法充滿大海一般不知足,因而深感痛苦、無法理智,如此的生活和來安樂?
「愚昧享受貪慾,這種快樂如腐爛的傷口一般。
「另,富裕之人往往目中無人,恐懼而痛苦、無法平靜,我告訴您:
「傲慢無明毒蛇穴,
破壞喜愛寂靜樂,
苦難無盡之家中,
誰能從中得自在?
修行者家中,勝樂又僻靜,
心所愉悅地,天界亦無有。
衣衫襤褸行,外出尋食物,
利己不食毒,不顧非法樂。」
他如此以善言打動了父親友人之心,使得後者不再勸他返家、變得對他十分恭敬。
菩薩本生鬘之富裕剎帝利本生第十八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