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所謂的「殊勝法門」?——關於佛教經典中的「別說」與「通說」

修習佛法的過程中,相信不少人可以發現一種對於「殊勝法門的追求」。
諸如、期待透過「經王」、「咒王」或是某種「特別殊勝」的法門,或者密法、金剛乘法門等等,達到自認凌駕於其他論點或者技巧的感受。
 
這個狀況、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不過、當我們回到歷史上佛教經典詮釋發展的歷程,就可以發現這當中更多的討論空間。
 
・消文:早期論師詮釋佛典的方法
 佛陀早期宣說的經典,各有不同的場合與受眾,這也導致了內容一定程度上的
歧異性。在佛陀離世後,論師們在寫作、詮釋經典時,最初採取「消文」的方式來解釋經典。
 
消文、也就是順著每部經典各自的文句和脈絡,進行文詞與意上的解釋。這種解釋的特色,在於不進行「歸納」、不會將整體經論的重要概念整理在一起。
 
比如:
當A經與B經裡面,都談到同一個概念(比如:輪迴)時,消文性質的解釋,只會依照A經與B經本身的論述,各自去進行解釋。並不會特地將「輪迴」列為一個主題、然後將不同經典中,對於「輪迴」的解釋給抽出來,做「主題性地解釋」。
 
這種詮釋方式較為簡單與古樸,也是佛滅之後早期論師們主要的寫作方式。
 
・歸納性論著——個案之「別說」與數數言及的「通說」

直到約莫公元前一世紀、開始出現「歸納性」的著作。
也就是將佛陀在各經論中所談到的內容抽取出來,並按照「主題」的方式來解釋和排列,代表性的著作是後代極為尊崇的《發智論》。
 
歸納性的著作,等於是某種「數據」概念。
寫作者將佛陀在不同經典中、對於特定主題的零散論述,抽取並整理成一個又一個的主題(比如:轉世、輪迴、解脫、煩惱),並就此主題來進行詮釋和闡述。這樣的作法,一來考驗了論主的博學能力,二來漸漸構成了所謂「別說」與「通說」的概念。
 
所謂通說,意指某個概念、主題,佛陀在不同的經典中,都一再一再強調、重複與解釋,這是「通」的。至於「別」說,則是佛陀在某個特定的經典、場合中所宣說的內容,是個案的、個別的、特例的,稱為別說。

所以在個案的、特例的「別說」,以及反覆提及、再再強調的「通說」之間,究竟有無何者殊勝在其中嗎?下一篇文章,我們要更深入的探討這種追求「殊勝」的觀點,帶來的影響。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