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時代(3):釋迦族與佛陀-避世?叛逆?從經典看佛陀的行動價值
緊接在釋迦族、佛陀的家庭之後,我們將討論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佛陀個人的行動價值。
眾所周知、經歷了29(一說30)年的豐衣足食的世俗生活後,悉達多在某天晚上離開宮城、選擇出家。出家,在當時而言也就是放棄親友、家人,踏上尋求真理的路途。
現代許多人對於佛教的觀點,常常有「避世消極」這一項。而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悉達多不顧父母反對而出家,似乎又顯得「叛逆」。這篇文章,將透過具體分析佛陀在世時的各種行動,討論究竟是否避世、是否叛逆?
・「出離世俗」到「為眾說法」
佛陀自幼衣食無缺,因為想追尋生命的解答,但是在宮裡找不到,所以出離。然而,在這個叛逆之後、是有個人想法的。
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他在得到證悟後、依舊願意為大家說法。
可見他並非僅止於為自己的目標而放棄世俗。
也就是說、他也並不避世,但如果是避世,他就不會說法了。
或許因為他不想繼承自己的家大業大而出家、看起來接近於避世。但佛陀一生中積極教學的態度,並沒有純粹消極避世的表現。
可見、只就著出離來解讀佛陀,顯然並非全面。
・避世:避開衝突
但是,佛陀只是單純的叛逆嗎?
我們對於叛逆一詞通常伴隨著負面想法,例如叛逆的人喜歡與人爭執、有自己的想法、沒有責任感。
但依照經典,佛在覺悟之後原本沒有想要說法,也就是說、他並非為了說法而說法。因為最初,他認為說了法眾生也不會了解。他原本的打算,其實是直接涅槃。
這樣看起來,佛陀顯然並非出於「降伏外道」、「成為教主」等動機,可以說他是非常避世的、至少相當被動。
・作為戰勝煩惱的積極教育者
叛逆和避世關鍵的差異,或許可從面臨障礙與衝突時談起:
避世會選擇避開衝突;但叛逆會面對、反抗衝突。從佛的生平中會發現,雖然佛作為僧團的領導人,可是當他遇到僧團的衝突時,是選擇走開。
但是,在教育弟子上,他是非常積極、正面地去傳達他的想法。
佛法常常被人認為避世,我們自己作為佛弟子,也常常被冠上這種標籤。
但我們在練習佛法時,很重要的一點是:積極戰勝煩惱。
在自己面對煩惱、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面對麻煩時的態度──我們要積極戰勝、不把時間花在無謂的事情上面。
從佛陀看待事情表現的不同方式,值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模仿、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