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從哲學的兩端看佛教物質觀(1) 唯物?唯心?  

・從不同關懷中,看見對話的可能

  先前,我們已經提到五蘊的順序。
  這個順序是藉由對人外界的「認知順序」而來。
 
  而這篇文章,將透過哲學的兩個視角,討論:佛法有所謂的唯物、或者唯心之論嗎?
 
  以哲學的立場來看待佛法,是近代一種潮流。
  例如、現代在漢傳佛法中極有名氣的淨空法師,就沿用其老師、方東美的主張,認為佛法是一種哲學。清朝大儒梁啟超更曾認為,佛法是能夠救國救民的一門學科。
 
  不過、需要區分的是,佛法思想有其發生的歷史背景、儘管在其發展過程中慢慢地擴張、複雜,具備與哲學可對話的可能性。

  但我們必須謹記一個重點:哲學是愛智的、追求知識的;佛法的核心議題則是「解脫」。
 
  也就是說,即使能夠對話、但解脫無關的討論,佛法是不關心的。
 
 
・佛法中的唯物、唯心之別
 
  哲學主義在現代的典型支派,包括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而佛法本身是唯心還是唯物呢?

  對「五蘊的排序」不同看法,決定了佛法思想究竟接近於唯物或者唯心。
 
  傳統佛法認為,五蘊的順序是從物質開始的:
  外在物質「色」與我們感官物質「根」的接觸,催發了「受」,進而才有「想」、「行」與「識」的一連串事件的發生。
 
  不過、在《楞嚴經》中,佛陀提出了另一種看法: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並消。」
 
  根據這裡的主張,五蘊(此處稱為「五受陰」)是由我們的妄想,也就是錯誤的念頭所構成的。
  「生因識有」指的是從識開始產生;也就是說,「滅從色除」要從色開始消除。


・《楞嚴經》的主張與傳統佛法的關鍵差異
 
1. 傳統佛法認為,五蘊的起頭是色、終點在識;《楞嚴經》則主張識是起頭、色是終點。
 
2. 傳統佛法則認為,色是獨立於識以外的物質,同時將識視為五蘊的最後結果,並不是五蘊的基礎;《楞嚴經》將五蘊都視為「妄想」;換句話說,這五者都是「識」的附屬產品。
 
  如此對照傳統佛法與《楞嚴經》的五蘊排序之後,或許我們可以將此、用現代哲學的語言兩立為某種「唯心」和「唯物」。但事實上,佛法的探討比這個分類更加深入、也就是「解脫」。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