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佛陀與菩薩】無畏與堪忍
據說前幾天宗薩仁波切(DJKR)提到,我們的這個世界名為「無畏(Fearless)」,是一千位菩薩們發願共同規劃的淨土:這一千位菩薩們建立此淨土時,決定要把「會感到悲傷」也納入投生此世界眾生的必要條件,因為只有眾生感到悲傷,才會想要出離。
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這個世界在梵文稱為「Sahā」、藏文稱為「མི་མཇེད།」、中文古譯為「娑婆」,意思是堪忍。
為什麼叫堪忍呢?基本上有兩種主張:
悲華經:「......云何名娑婆。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名忍土。......」
一切經音義(慧琳):「此云堪忍,由多怨疾聖者於中,堪耐勞苦而行濟物也。」
第一種看法認為這個世界的眾生竟然能夠忍受三毒跟煩惱(菩薩們看到這個狀況應該都敬佩傻了),所以稱為堪忍。而第二種解釋則是指許多聖者們能夠忍受這個世界的勞苦,利益眾生,所以稱為堪忍(這就是為什麼經典上記載,其他世界的菩薩們常常會來娑婆,跟此世界的佛菩薩打招呼說你們好棒棒。)。
我不認為這個詞應該被翻譯為「無畏」,在解釋原因之前,我們要先知道藏語的「མི་མཇེད」是什麼意思:མཇེད義為害怕,མི則是否定詞,所以「མི་མཇེད།」就是不恐懼的意思。
講到這邊你可能會想揍我:「不害怕」跟「無畏」不是同一個意思嗎!?
其實這是不一樣的,因為「不害怕」有「無明而不害怕」跟「超越而不害怕」兩種狀況:前者類似初生之犢不畏虎(笨到不怕),而後者則是手上拿著一把槍所以不畏虎(可以戰勝所以不怕)。
這個在藏文也有明確的差異:無畏一詞在藏文對應的是「འཇིགས་མེད།」其中的「འཇིགས」是恐懼的意思,而མེད則是否定詞。
相較於「མི་མཇེད།」把否定詞放在「恐懼(མཇེད)」的前面,「འཇིགས་མེད།」把否定詞放在「恐懼」的後面,順序上的差異表達意義上的差別:一個是主觀的不感到害怕,一個是客觀的無所畏懼。
同樣的,在中文裡面,「無」一詞是指「客觀上無所畏懼」、是「可以戰勝所以不怕」,而「不」則比較傾向於「主觀上的不感到害怕」。
所以,無畏一詞就使用得沒這麼恰當了。
至於千位菩薩發願成就此世界,希望這個世界的眾生們都會感到悲傷.......
根據藏文大部分的歷史文獻(諸如龍欽巴所寫,極有權威性的顯明大寶藏庫法教日光(rin po che`i gter mzod bstan pa gsal bar byed p`i nyi ‘ ‘od)的主張,記錄娑婆世界成就過程的經典,主要只有兩部:一部是悲華經、一部是大寶積經密跡金剛會第三。
悲華經記載釋迦如來過去作為一位叫做寶海的大臣,他與千零四位王子一同在寶藏如來前發願成佛,但是其他人都只想在淨土成佛,因此感到很悲傷,所以自願來娑婆世界成佛:
「.......爾時娑婆世界賢劫中人壽命千歲,是一千四佛大悲不成,不取如是弊惡之世,令諸眾生流轉生死。......爾時世尊即告梵志:『實如所言!善男子!是諸人等如其所憙,各取種種嚴淨世界,我隨其心已與授記。』爾時梵志復白佛言:『世尊!我今心動如緊花樹葉,心大憂愁身皆燋悴!此諸菩薩雖生大悲不能取此五濁惡世,今彼諸眾生墮癡黑闇。......』」
而在大寶積經密跡金剛會裡面,記載了過去在無量勳寶錦淨王如來的時代,有一位名為「勇郡王」的一千個王子們發願成佛的故事。
有趣的是, 裡面記載到他們一千個人是用抽籤來判斷先後成佛的順序的XD而這部經典也並沒有談到千位王子成就淨土與娑婆世界的細節......
所以我其實很想要知道,仁波切的這段演說主要根據是什麼典籍,因為一般來說,一個世界只會有一尊佛成就,不太會有多位菩薩發願成就一個世界的過程。
為什麼呢?這跟菩薩開始修持福德資糧要成就報土的過程有關,在以後我的專題影片中都會漸漸談到,敬請期待。
_
根據知名學者Eitel的研究,整部巴利語尼訶耶裡面的確沒有出現過「saha-loka」一詞。
因此,他傾向於認為「Saha」一詞指的是所有「大千世界」的首都,而不是特定指一個世界。
然而,此處提到的Sahampati brahma,古譯為[娑婆世界主梵天王] 其中Saham對應娑婆世界、pati對應主,brahma對應梵天,根據研究,這是指特定一位梵天王,正因為其為Saha之主,才稱為娑婆世界主,這應該是無疑的。
另外,根據部派佛教知名論師覺音的看法,這位梵天王應該名為「Sahakapati」才對,因為其過去身是迦葉佛時代一位名叫「Sahaka」的比丘。
無論如何,能夠確定是雜阿含經在被翻譯出來的年代,Saha對應為「娑婆世界」的概念是已經存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