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種姓制度——無種姓者與被提高的種姓

蔑戾車:南印度的無種姓者

少數的雅利安人們,為了統治大量的原住民,因此提出了婆羅門教的種性制度,將人分成四種階級,就是所謂的婆羅門(祭司)、剎帝利(王族)、毘舍(庶民)、首陀羅(賤民與奴隸)。

但上述四個階級都是在北印度而言,南印度其實並沒有受到雅利安人文化的影響,所以雅利安人稱呼他們為「無種性者」。無種性者古文翻為「蔑戾車」,這個詞被解釋為「野蠻人」,但對於當時的雅利安人來說,並沒有這種高傲的意思,只是一個有無種性的區分而已。

印度歷史上有此「無種性者」的族群存在,而這個族群與日後大乘學說興起有著重要關聯。

剎帝利的宗教立場

另一方面,在北印度雅利安人進行統治的過程中,種性是不會混淆的,因為種性不能通婚,他們的長相也不一樣。當時的祭司掌握了知識,而王族的重要性是保護祭司。

隨著國土擴大,王族的勢力越來越強盛,出現了以祭司、王族為主的政治體系。雅利安人們也同時將那些有影響力、卻不是雅利安人的原住民,抬高為剎帝利階級作為利益共同體,但不會抬到婆羅門,這也間接導致剎帝利和婆羅門有某種階級矛盾。

而這些被抬高的人們,他們種族上是印度原住民,但是具備了雅利安人統治制度下的王族身分。雅利安人藉此方式,拉攏了當地的印度原住民王族。

因此,施行種姓制度的北印度於是出現了「西邊是婆羅門為主,東邊是王族為主」的形式。

在那個時代,如果一個人他的種族是印度原住民,但社會地位被抬高為剎帝利王族,通常他的宗教立場會傾向尊重所有宗教、不會完全以婆羅門教作為信仰。理解這點,可以更加了解佛教發生的背景要素。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