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佛教發生的思想背景:沙門主義

在佛陀的時代稍早前,北印度出現了沙門主義,對抗陳舊、源自雅利安人並腐敗的婆羅門主義。「沙門」一詞,指的是苦行者、乞食者,後來變成僧侶的稱呼,將所有的出家人都稱為「沙門」。

土地兼併:婆羅門教的腐敗

由於婆羅門的理論認為,人們因為過去造的惡業,所以這輩子成為賤民跟平民,如果過去造了善業,就會成為貴族或是祭司。賤民和平民可以透過奉獻,累積善業來懺悔,最好的奉獻是土地。所以漸漸形成土地兼併、越來越不平等的社會:平民與賤民將土地奉獻給婆羅門、祭司和貴族,他們成為大地主、不用繳稅,社會對立變得越來越激烈,這也使得婆羅門開始腐敗,這是婆羅門教衰亡的第一個原因。

中、南印度的文化拮抗

第二個主因是,雅利安文化儘管在北印度較為優勢,但在中印度、南印度並不興盛,他們有自己的宗教和哲學體系。當雅利安文化要進入這些地區時,他們會出現一個思想與之抗衡,這就是沙門主義興起的背景。沙門指的是苦行者、乞討者,與待在社會金字塔頂端的婆羅門教背道而馳,他們走入森林追尋真理。

社會經濟帶來資源流動

與此同時,印度地區的政治及經濟關係也開始變化,市場經濟越來越強大。從社會學來看,當商業越蓬勃發展,就能形成階級流動。由於婆羅門不可以從事買賣、殺生等行業,所以生意人多為王族、平民,這些有錢的平民變成所謂的「商主」,在經典上稱之為「長者」,長者群體的存在,漸漸瓦解婆羅門至上的原有制度。

氣候炎熱致使乞食的可能

其次,由於當時的中印度食物豐富,加上天氣炎熱,食物不能久放,所以就養成了送給乞食者的風俗,進而養活了一群就算不工作也有食物吃的人,讓他們可以進入森林、追求真理。



回列表頁

相關熱門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羅卓仁謙電子報,一同加入上萬位朋友了解佛學知識、佛教儀式或佛法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