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篇文章討論了,藉由分析「感官帶來的外界經驗」進行修行的方法。
相對於原始佛法的唯物主義,小乘佛法時代銜接到大乘佛法,開始偏向唯心主義。這種主義更重視心識本身的運作,不認為那是根、塵等物質所創造的副產品。
・更俱詮釋空間的大乘佛法
在之前的文章《分析究竟》中談過,心識與物質的差異,往往會以「有對、無對」、「有礙、無礙」來分列,也就是說:相對於物質,心賊 、心識更為不具體、更為抽象。而我們都知道,抽象的東西較難以詮釋,但彈性也更大。
這種「彈性」在大乘佛法中特別明顯:不論是大乘菩薩戒的修補空間遠比原始佛法的戒律有彈性,或是大乘佛法看待惡業的態度更有空間──漢傳佛法流行一句話: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都是因為跟原始佛法比起來,大乘佛法更重視心識的獨立性,而不把它視作物質的附屬品或產品。
如果從原始佛法的立場來看,神識因為物質接觸才發生,那麼、要怎麼解釋轉世這件事情呢?
如果識都是由感官跟塵的作用,才會催生出來的。那我們死去的那刻,肉體已經失去了感官的作用、那也就無法催生出一個識⋯⋯那怎麼轉世?
・總結色蘊
《如何感知外境》針對小乘「一切有部」的認知觀完整的討論。
《物質與外界》是關於透過人類經驗區分物質世界思想體系。
《分析究竟》討論極微塵的論點,在小乘、大乘的思考架構發生的討論。
《地水火風》則介紹佛教的「四大」,也就是區分四種能量性質。
而本系列《感官如何教我們修行?》是說明分析色進而禪修的技法。
如是、關於「色蘊」的討論即將告一段落,接著、將會針對五蘊的「受蘊」進行介紹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