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時分,不少人會面臨到無常、或是身邊有人面臨到無常;而因為對於佛法無常觀的不理解,將其視為「無常鬼」等一個可怕的對象。
另外一個關鍵的原因,或許也是因為佛法內部很流通的經典、諸如《地藏經》也會說出一些類似民俗生死觀的論調,所以產生的誤會。
這裡談談我們對於「無常」常見的誤會;這篇文章關注的是《地藏經》:「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遊神未知罪福。」一文常有的誤會。
基本上,佛陀所說的經典分成了義與不了義兩組,這個狀況在〈佛法經典金句邏輯思考:《心經》:「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了義與不了義的定義,但具體來說,所謂「不了義」,意指某部經典是「視狀況」、「視需求」而說,換句話說,當佛陀是直接地、真實地說出他對真理的理解,此為了義;而當佛陀是視當時的情況、需求,所說出的內容,就稱為不了義。必須強調的是,不了義的經典,並非佛陀撒謊,他並非抱持著「煩惱」的動機而說,因此不構成妄語的條件。之所以會「視狀況」而說,大多是站在鼓勵弟子、或是避免弟子有所誤解而說。
舉例來說,《解深密經》就提到:「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阿賴耶識很深奧、微細,其上所儲存的種子就像瀑布一般。我(佛)不向凡夫與外道介紹阿賴耶識,因為我擔心他們把它視為「我」而產生我執。)
換句話說,從此經的角度來看,否定阿賴耶識、強調只有六識的經典,就是屬於「不了義」,因為是在特定的狀況下所說。
那麼,《地藏經》為何屬於不了義經呢?主要是因為,其內容明顯在介紹「行善積德」、在輪迴中「投生善道」的技巧,而非透過戒、定、慧戰勝煩惱,甚至無明的方式。
如上所說,人在死亡時,基本上有三股力量決定並影響我們的轉世:求生欲(即我愛和其根本的無明)、情緒(煩惱)和業力,這三者的重要性由前到後。而作為一個真正的佛法修行者,既然以解脫,也就是不再轉世作為目標,終極來說,理應追求的自然是斬斷求生欲(即我愛和其根本的無明),這是透過三學(戒定慧)中的「慧學」方能達成。
如果無法,退而求其次理應重視戰勝煩惱,控制情緒(煩惱)以「直接」決定自己往生的去處(淨土或善道),期待在來生可以修行,這是「定學」的重點。而如果真的再無法,那麼更退而求其此的方式,是期待自己在業力上下手去扭轉,讓自己來世可以過得較為寬裕,或是用「間接」的方式來改變自己的轉世,這是「戒學」所代表的三福(佈施、持戒、禪思)的價值所在。
可想而知,此經是針對第三種情況而說:亦即如何透過行善積德,用最低成本、最普及的方式,來讓自己在輪迴中過得更為寬裕。這種狀況,根據無著阿闍梨在《隨念三寶經》註解中的說法,是針對「無緣者」說,也就是那些對於修行正統佛法沒有興趣,只希望在輪迴中得到安樂者而說。
《地藏經》正是以此作為目標,所以歸屬不了義的經典──不了義的經典在其義理中,本來就與正統佛法的理論存在出入,包括此處的「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的福德善惡計量觀,或是「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遊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內如癡如聾、或在諸司辯論業果。」的陰曹地府觀點,都並非正統佛法的思想。但這並沒有什麼問題,因為這種說法本來就是針對這些初階、基礎眾生的方便說(不了義說),在討論這種問題時,佛陀的態度一向是「世間人怎麼說,我就怎麼說,並巧妙地用這種說法來引導他們。」《入中論》就總結地談到:「應知皆如眾生說,由佛不與世諍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