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後宏期伊始,當時各寺院中存在著非常多矛盾,諸如:顯教跟密教之間修行方式的差異,或是像應先培養智慧或應先長養慈悲心等,不同傳承派別和祖師大德,彼此間對這些看法和作法都存在著差異。
但阿底峽尊者進入藏地後,針對上面所說的差異和矛盾,根據經論而總結表示:「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法門,所以我們看起來矛盾的問題,其實是沒有矛盾;差別只在於,佛陀與大師們針對不同的人宣說了不同的法教而已。」
阿底峽尊者的重要貢獻不但是提出上面精闢的見解,更進一步提出了「三士道次第」的修行架構,以此修行次第去弭平前述提到的矛盾和對立。
三士道次第的源頭是《瑜伽師地論》,阿底峽尊者在《菩提道燈論》中具體地提出修行的步驟,而阿底峽尊者這個傳承、後續成為了「噶當派」。
「噶當」的字面意思指的是「佛所說的一切經典全部都是修行經驗談」,所以我們要去實踐這個經驗談。這個實踐的過程則稱為「修心」,藏文叫做「lojong」lo是心的意思,jong是修或者是淨化、昇華,所以淨化、提昇自己的內心就是所謂的修心的意涵。
藉由經典,實踐佛的經驗,調整、轉化、昇華我們的心,這就是噶當派的修行態度。
噶當派的這種修心教導,最主要是在修持菩提心、練習菩提心,這就是噶當派所有法教的核心。再更進一步的,具體來說是在修行慈悲心,因為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礎。
透過於修行慈悲心、練習慈悲心,去轉化我們的心,轉向慈悲心,這是噶當派修行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或者說是它的核心。
後期覺囊派多羅那他大師大作──《醍醐引導文》,則是將三士道次第化成「步驟」:有著六十四(或六十六)個觀想題組,每一個搭配具體的觀想引導細節,是完整練習噶當派修心道次第的良好教本。
所以,最直接了當的學佛方式,莫過於禪修:通過禪修讓自己過往的生活經驗,轉化為修行的經驗,再藉由修行的經驗,改變自己的生活經驗。
修心閉關,是一條通過禪修提升自我的道路。從初學者到資深修行者,不間斷的修心,都能幫助他們在佛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實現自我淨化與心靈昇華,也是解脫禪林弟子的核心修行系統。